悬壶入荆楚 白衣作战袍 ——牡丹江市肿瘤医院驰援湖北医疗放疗三科护士魏金波

病毒肆虐之际,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眼中闪着无比坚定的光芒,义无反顾,勇敢逆行。魏金波便是其中一名“斩瘟神挥利剑”的逆行者。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必须冲在防控救治最前线,危难时刻我们党员不上,谁上?为国为民分忧,这是党员不容推辞的义务!”这是魏金波在请战时说的一句话,凭着这股信念,在没有刀光剑影却也凶险异常的“战场”上,她始终勇敢,充满力量。2月12日,魏金波同志作为黑龙江省第三批驰援应城医疗队队员奔赴抗疫一线,4月11日,再次出征,转战绥芬河方舱医院工作。

克服困难,努力完成好每一项任务

在经过严格的培训、考核后,魏金波被分到应城中医院重症病房工作, 除了打针、发药、观察病情等护理人员的基础工作外,为行动不便患者喂饭、处理大小便等生活护理都是她要做的,她没有抱怨做这些事情有多脏多累多容易感染,每个患者都尽心尽力地去护理。层层防护服让人步履蹒跚,厚重的口罩、护目镜、面屏,让人感到窒息,魏金波并没有因为眼前的困难而退却,而是用心记录着每一个细节,力图将各项工作做到完美。

不停忙碌,竭尽全力守护病人的生命安全

她曾一天管理四个病人,从上班跑到下班,每个病房之间不停的穿梭,挨个喂饭,喂水,输液,换药,翻身……四班倒,已经完全破坏了生物钟。面对危重的患者,魏金波顾不得休息、顾不得吃饭喝水,常常连续工作,神经高度紧绷。特护一站就是6个小时,坚持如此长时间不上卫生间,她早已经习惯。每次从病房出来,魏金波的脸上、手上都会留下深深的勒痕,但她在日记中写到,只要看着患者的病情慢慢好转,胃口越来越好,所有疲惫和不适瞬间烟消云散。

严谨细致,用心照顾好每一位患者

重症病房的骆婆婆刚住进来的时候,每天闭着眼睛不与人交流,魏金波感觉到了她的孤独和恐惧,便安抚她说:“我们是黑龙江来的医疗专家队,专门对口支援应城地区,您一定要对我有信心,我一定能护理好您,只要您好好配合治疗,一定能康复出院的!”暖暖的一席话,让婆婆为魏金波竖起大拇指。有一天婆婆对魏金波说,虽然我只能看见你的眼睛,但却是我见过最漂亮的眼睛。在魏金波的精心护理下,婆婆的核酸检测转阴了,需要转到单间病房治疗,可婆婆却说:我不舍得出去,我出去你还管不管我了啊?顿时,她的鼻子酸了,婆婆的信任和依赖让她觉得温暖,于无形之中给予了她力量。

一次次穿脱隔离服、一次次进入隔离病房,静静地走近患者,在他们恐慌又期待的眼神中,流露出对生命的渴望。魏金波不禁湿了眼眶,心中隐隐发疼。期间,14床的蔡大爷今年80岁,家里有10口人生病在住院,他家婆婆在出院疗养的路上晕车,犯了支气管炎,又返回来住院,蔡大爷眼中含着泪花,婆婆没有手机,大爷是个老人机,只会接不会拨打,魏金波突然想到,我们有公用电话,她马上安抚好大爷的情绪,与9楼本家护士沟通之后,找到了龚婆婆,两位老人家用公用手机视频聊起了天,看着他们嘴角上扬,互相鼓励,心中五味杂陈,通话结束,老人家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大爷举起双手一直在感谢她,谢谢护士!多么质朴的话语,确是最深的爱。

在支援湖北期间,魏金波同志被孝感市委、市政府授予“孝感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工作者”;在黑龙江省援助湖北省应城市医疗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出色,被中共应城市委、应城市人民政府授予“最美逆行者”称号。

铠甲不懈,连续作战抗疫一线

 3月 21日,魏金波圆满完成援鄂抗疫任务,4月11日隔离休养刚刚结束,她再次出征,转战绥芬河方舱医院工作,到达之时方舱医院刚刚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尚有大量前期准备工作需要完成,在与护理救治组一同对医院的整体环境状态进行了解后,即刻参与制定方舱医院内部建设工作规划、建立绥芬河市方舱医院模板式标准示范病房、完善3-11层功能间设计、制定病房配置标准、方舱医院特色护理手册,完善护理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职责、应急预案等工作,规范护理行为,形成闭环式管理,保障护理安全。

谁将盔甲装行囊?谁鞠热血化烛光?在疫情防控最前沿,还有许许多多像魏金波一样的医务人员和共产党员,他们把白衣作战袍,把病房作战场,舍生忘死、顽强拼搏,充分彰显了医者的责任与担当,以生命守护生命的壮举,给患者带来温暖和希望,激励着我们心手相牵、共克时艰。

 

 

 

联系电话
医务科电话:6824681
行风办电话:6836008
护理中心电话:6882322
其它
地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康佳街333号
公交车:6路;11路;201路;202路
邮编:157009
邮箱:

关注我们
Copyright(C)2022-2024 mdjszlyy.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牡丹江肿瘤医院 版权所有 牡公网安备23100002000217号 黑ICP备120011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