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恶性肿瘤治疗主要依靠手术、放疗、化疗三大手段,化疗是传统肿瘤内科的代名词,也是当时唯一全身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段。随着人类对恶性肿瘤疾病基础研究的深入,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理念的确立,新的治疗理念及治疗药物不断推出,肿瘤内科的治疗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目前,肿瘤内科的治疗范围包括:传统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化疗、靶向治疗、化学预防、中医药等。肿瘤内科已经是部分恶性肿瘤的重要治愈手段。
肿瘤内科治疗范围包括:化疗、内分泌治疗、肿瘤的生物免疫及靶向治疗、肿瘤的化学预防、中医药等。
一、化疗根据目的分为
根治性化疗:针对经化疗可获治愈的肿瘤: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细胞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型组织细胞淋巴瘤、非洲(伯基特)儿童淋巴瘤、睾丸精原细胞瘤、卵巢癌、肾母细胞瘤、尤文氏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等。
辅助化疗:手术后消灭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提高手术治愈率。如乳腺、卵巢癌、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软组织肉瘤等。
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目的一是降低肿瘤负荷,及早控制远处转移灶。如乳腺癌、卵巢癌、骨肉瘤等;二是使部分原来不能手术患者,通过化疗变为可手术患者。如非小细胞肺癌、胃癌、卵巢癌、头颈部癌等。
姑息化疗:通过化疗能延长晚期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如晚期的乳腺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小细胞肺癌、软组织肉瘤、胃癌、恶性胰岛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头颈部鳞癌、非小细胞肺癌、大肠癌等。
二、内分泌治疗
应用外来激素、激素类似物、非激素类药物,拮抗或抑制机体内某种激素,通过改变机体内肿瘤细胞赖以生存的激素环境,对特定的肿瘤发挥抑制其生长的作用。特点是副作用较小,可以长期使用。缺点:一是仅对与该激素有关的相应组织的肿瘤有效;二是敏感性取决于肿瘤对某种激素的依赖程度;三是起效慢,不能根治。目前取得满意疗效的如前列腺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甲状腺癌等。
三、肿瘤的生物和靶向治疗
生物治疗是指任何生物学物质或生物制剂的治疗性应用。如各种细胞因子:卡介苗用于减少膀胱癌复发、干扰素治疗毛细胞白血病、白细胞介素-II治疗癌性胸腹水、集落刺激因子用于促进放化疗后造血机能的恢复;多糖及多肽类用于肿瘤负荷较低时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提高治愈率。
1、分子靶向治疗:指应用单克隆抗体、反义核苷酸等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特定靶点的药物和药物载体,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或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不作用于或很少作用于正常细胞,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宿主的毒性反应的治疗方法,其攻击的目标与化疗不同。目前临床应用成功的有美罗华(用于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赫赛汀(用于治疗Her-2阳性的乳腺癌)、格列卫(用于治疗胃肠间质瘤),以及特罗凯、爱比妥、恩度、参一胶囊等。
2、生物免疫治疗:其基本理论依据是肿瘤发生、发展中机体防御系统与肿瘤细胞之间失去平衡,而目前所应用的生物反应调节剂正是通过调动机体固有能力去抵御肿瘤,主要是指生物体自身的一些分子和细胞。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已能取得各种细胞因子用于免疫抑制或缺损的患者,通过调理机体的免疫功能,不但可以消灭在手术、放疗或化疗后体内残存的少量癌细胞以提高治愈率,而且对某些晚期肿瘤也取得了一定疗效。目前临床所用的干扰素、白介素-II、LAK细胞、CIK(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细胞、肿瘤坏死因子等均属于这一类,其中,CIK细胞是目前临床研究最活跃的生物免疫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手术或放化疗后,肿瘤负荷较小的病人的辅助治疗及晚期肾癌、恶性黑色素瘤、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治疗。
3、生物化疗:是指生物治疗与化疗联合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全新治疗模式。目的是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发生部位和发展趋势,结合患者的全身情况和分子生物学行为,有计划地联合应用化疗药物和生物制剂进行治疗,以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达到最大限度地改善病人生存质量。
四、肿瘤的化学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有三分之一的肿瘤是可以预防的;三分之一肿瘤早期诊断可以治愈;三分之一的肿瘤经合理治疗得以延长生存时间或提高生活质量。由此可以看出肿瘤预防的重要性,而预防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比如空气污染、水土污染、食品卫生,生活习惯等等,需要政府、全社会、个人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参与。现在已经明确的黄曲霉素致肝癌、亚硝酸盐与肿瘤、吸烟和空气污染致肺癌,他汀类药物与乳腺癌、消化道肿瘤等倍受关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消化道淋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淋巴瘤、鼻咽癌相关等等;乳头瘤病毒疫苗Gardasil已经获得了FDA批准,用于预防宫颈癌;对于食管癌前病变的逆转治疗、消化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积极治疗干预等等。
五、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我国运用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越来越被广大学者和患者所接受,并已成为常用的治疗方法,实践证明,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进展主要有下列几方面:一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二是对化、放疗起减毒、增敏、增效的作用;三是提高外科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和后遗症;四是预防肿瘤复发,调节机体内环境,提高机体免疫功能。